January 19, 2008

圣经辞条:福音书(GOSPELS)

福音书(GOSPELS

  用复数来表明「福音书」(腊:euangelia;〔译注:福音书在英文是用复数表达的,即 Gospels 的做法〕),对于使徒时代及后来两个世代的人来说,都会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使徒所见证的本质上只有一个真正的福音(euangelion)。保罗说,任何人如果传别的福音,都要被咒诅(加一8-9)。传统上放在新约最前面的四卷书,准确来说,是同一个福音的四部记载──「神的福音……论到祂儿子」(罗一1-3)。福音书的复数乃是直至主后二世纪,才被人采用的。例如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这样说,「众使徒所着的回忆录」,被称为「福音书」('Gospels'; First Apology 66)。较早期的作者,无论所指的是单独一卷的福音书或者是一系列的福音书,都是采用单数的名词的(参 Didache 8. 2; Ignatius, Philadelphians 8.2)。四福音的传统名称显示,在福音书中,我们可以读到论到基督的福音或好消息的记载,由四个不同的作者分别讲述出来。在所知最早有人使用福音书的复数之后很长的一段日子,仍然有人用福音书的单数,来提及福音书四重的记载。

 口传时期

  我们现今所熟悉的,已经写了下来的福音书,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在成书之前,已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以口传的方式流传。

a. 耶稣的话

  耶稣以「宣讲神的福音」来开始祂在加利利的事工。这福音的内容就是,神所定的日期已经到了,神的国近了。耶稣劝祂的听众要悔改和信福音(可一14-15;参:路四18-21)。耶稣所传的,并非晴天霹雳的信息;那不过是神的应许的应验。这应许是神在较早时,已经藉着祂的众先知预言了的。如今,神终于降临人间。这不单是耶稣信息的重点,也是祂大能的作为所要彰显的真理(路七16)。祂的作为,也是一些征兆,显示在神的国展开之时,魔鬼的权势正被粉碎(太十二22-29;路十一14-22)。同一个主题贯穿耶稣的比喻,呼吁祂的听众因着国度的降临,而作出抉择并儆醒等候。

  除了公开的传道事工以外,耶稣还特别给予门徒系统的训练,用一种方便记忆的方法,教导他们。耶稣在与法利赛人和其他敌对者的辩论当中,也发表了一些见解。这些见解一旦听了,是不容易忘记的。事实上,后来门徒要面对具争论性的问题时,这些看法对他们很有用。回忆起耶稣曾作过的宣告,对他们很有帮助。

b. 使徒传统

  新约书信有几处地方提到「传统」(腊:paradosis)。门徒从主那里领受这传统教训,然后再传给那些皈依基督的信徒。整体来说,这个传统包括了使徒的见证,见证「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直到祂……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徒一1-2,参:一21-22)。而使徒的见证,是透过不同的方式保存下来和传递下去的──主要是透过宣教上的传道,对信徒的教诲,以及基督教的崇拜这些方式。在林前十五3起,保罗将他在宣教上所传的真道的大纲,记录了下来──「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一大群目击者看。保罗提到其中一些目击者的名字,而大部分的目击者,在保罗写信之时,是仍然活着的。保罗补充说,无论基督的福音,是由他自己传,或者是由耶稣原来的众使徒传,信息的基本内容始终是一样的(林前十五11)。这一点,可以从不是保罗所写的书信,以及使徒行传所撮录的、早期基督教信息的纲要中获得证实。使徒所宣讲的,是神拯救人的福音,宣告耶稣是主和基督,并呼召人悔改,并藉基督得着赦免。

  在新约的书信中,我们偶尔会读到一些写给初信者的教训的实例。很明显的,耶稣自己所教导人的,就是这些教训的基础。例如,保罗教导信徒有关婚姻的真理时,引述了耶稣禁止离婚的命令(林前七10)。同样的,保罗也引述了主的另一番教训,就是规定传福音的人可以靠福音养生(林前九14)。不过有证据显示,初信者要接受更有系统的教导,是透过要理问答的方法实行的。随着信主人数的加增,特别是在向外邦人宣教的过程中,设立「学校」训练老师几乎是必要的事,而耶稣教训的摘要,就无可避免的被草拟出来,成为口述或书写下来的传授资料。我们可以想象马太和路加这二位作者所参考的耶稣的「言谈汇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后来更有人认为,马太福音本身,就是在这类学校中成形的;参 K. Stendahl, The School of St. Matthew 2, 1968

  在初期教会的崇拜中,信徒肯定也会记起耶稣的言行。在基督教信仰最早期的日子,那些认识耶稣的人,在交谈当中,无论是随意的倾谈,或者是指定的团契或崇拜聚会也好,一定会彼此对问说,「你记得我们的主是怎么说的吗?」尤其是记念主的圣餐聚会,更经常为他们提供机会,去重复讲述主的死和祂受难前后不久所发生的事情(林前十一26)。

  事实上,基督徒的崇拜聚会和使徒在宣教上传讲信息时,都一再的讲述耶稣受难的故事(参:林前二2;加三1)。这故事在很早期就已经成形为一份连贯的记录,这是形式批判学(form criticism)的学者透过别的途径,从现存的福音书中得出的结论。形式批判学主张福音书是由个别独立的段落拼合而成的。这些学者,尝试从写成的福音书中,找出这些自成一段的单元,并将这些不同的段落分类,再想象这些段落的故事,是在甚么生活背景下产生的,又如何透过口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圣经批判学,III)。

 写成的福音书

  正如我们可能猜得到的,福音书开始成书,正好是第一代基督徒时代的末期。当那些「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路一2)见证人离世后,信徒就特别强烈的感到有必要将这些人的见证,透过文字的方式,永远留存下来。二世纪的传统,正是将福音书开始成书的日期,定于这个时候,而他们这个看法是正确的,我们现有的正典中的四卷福音书,大概也是在主后60100年这四十年之间成书的。不过,我们也不必因此认为使徒的见证在主后60年之前绝对就只是透过口传的方式传递。根据路一1「有好些人」曾经着手撰写关乎福音的事件的、有系统的记录;在这些人当中,至少有些人可能在主后60年之前就这样做了。不过,这些记录,有些大概已经被收集在现存的福音书里头。除此之外,就未有发现更早期的文稿。

  在四福音中,可以分辨出几种的传统。有关这方面,就如在其他一些方面一样,约翰福音与其他福音书是有所分别的,宜作独立的处理。另外三卷福音书是相关的,到一个地步,很适宜对这三卷福音书作「符类」的研究。譬如说,将三卷福音书的经文,平行排列成三栏,便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异同。因此,这三卷福音书通常被称为「符类福音」。英文这个名称('Synoptic Gospels')似乎是由格利斯巴赫(J. J. Griesbach)于1774年首先提出来的。

a. 符类福音

  将马太、马可和路加三卷福音书比较研读时,我们会发现有相当多的资料,是三卷或是其中的两卷福音书,都有记载的。马可福音661节经文中,有606节(可十六9-20不计算在内)。基本上是以摘要的形式,在马太再次出现的。马可福音的661节经文,有380节在路加福音重新出现。或许我们可以换上另一种说法,就是马太福音的1,068节经文中,有约500节经文,基本上是与马可福音的606节经文相同。而路加福音的1,149节经文中,有约380节经文是与马可福音相似的。在马可福音中只有31节经文是没有出现在马太或路加福音的。马太和路加福音,分别有多达250节经文是相似,但却是在马可福音找不到的。在这250节经文中,有时,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在字眼上差不多是一样的,而有时,两卷福音书所用的字眼,则有很大的分别。马太福音中约有300节经文,是在其他福音书找不到的。路加福音则约有520节经文是其他福音书没有的。

  符类福音的这些共通和独有的资料的分布,原因何在,是不可能透过捷径的方法去得到满意的答案的。我们不能根据毋须验证(a priori)的原因,去作结论说,某卷福音书比另一卷福音书较早写成,而另一卷福音书,则较晚写成。又或者说,某卷福音书是另一卷福音书的底本,而另一卷福音书,乃是根据这卷福音书而写成的。单凭客观的数字统计分析所出的结论,也未必可靠。只有将所有相关的资料列举出来,再衡量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并运用判断力去审核有关的答案,才会得出一个结论。对符类福音的研究,已经过了一个半世纪,学者的意见却仍未见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现存的资料不足以解决有关的问题,又或者是因为研究的范围过分受限制。不过,某些研究的结果,是应该比其他结果赢得更一致的意见的。

  其中一个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就是,马可福音乃是符类福音中最先写成的书卷,且为其他两卷符类福音的主要参考来源。一般认为,这个结论,是由拉克曼(C. Lachmann)于1835年奠下稳定基础的。有些时候,在马太和马可的记载中先后次序相同的地方,路加的记载,却有不同的先后次序。更常出现的情况是,马可和路加的记载在先后次序上相同,却与马太的先后次序不同。可是,马太和路加的记载的先后次序,却从来没有与马可的不同。这些现象显示,马可乃其他两卷书主要参考的资料(也可能有其他解释)。除了这外在的证据以外,更重要的是,拉氏曾经仔细一段一段的研究、比较三卷福音书如何记录其中共有的资料。在绝大多数共有的段落中,假如说其他一卷或两卷的符类福音是曾经参考马可福音的话,我们就最能够明白个中的情景。只有少数学者认为路加福音应是其他两卷符类福音可能的参考资料。可是,主要受奥古斯丁的影响,马可是马太的摘要这个见解,则流传了一段长时间。不过,在马太和马可共有的记载中,马可的记载却往往比马太详尽;马可不可能是马太的摘要。在很多情况下,相信是马太缩短了马可的记载,而不是马可扩大了马太的篇幅,更容易对两卷书类似的记载,作出较合理的解释。在马太和路加的记载中,先后次序相同的地方,马可记同样的事件的次序,永远是和其他两卷福音书一致的。虽然,马太和路加在用语上,偶尔会相同却有别于马可的用语,可是,这些例子主要显示马太和路加对马可的文法或风格加以修饰。这些例子既不是很多,也不是重要到一个地步,足以推翻以马可为最先写成的福音书的论据。一般而言,这些论据是有一定分量的。

  在符类福音中,与马可共有的记载,是比较重要的,因为马可福音的架构与使徒所传的道,关系密切。这种关系存在,主要不是因为传统认为马可有彼得的权威作后盾(这传统看法在马可的叙述的某些段落,有内证的支持),而是因为马可乃是以初期信息的大纲作为主线,去将他的福音资料的不同单元串连起来的(正如杜德 [C. H. Dodd] 用实例说明了的)。在新约书信的某些段落以及在使徒行传所记的一些讲道中,我们也可以辨认出类似的一些大纲。

  马可是其他一卷或两卷的符类福音所共有的记载,主要是一些叙述事。(主要的例外有可四的比喻及可十三有关末世的教训。)另一方面,马太和路加共有而马可没有的记载,则主要是耶稣的教训。我们差不多可以这样说,马可的记载是关乎耶稣的作为的,而马可没有记载的,则是耶稣的言论。一般将使徒的「宣讲」(ke{rygma)和使徒的「教导」(didache{)加以区分(尽管两者之间的分别被夸大了)。就符类福音而言,我们也可以作出类似的识别。我们可以依照沿自二十世纪初期的惯例,将马太和路加共有而马可所没有的记载,称为 'Q',以方便日后讨论。这个做法也是没有偏见之举。

  'Q' 这部分的资料,有二百至二百五十节经文。这些经文,可能是两卷福音书之中的一位作者引述了另一位作者,或者是两位作者都引用了同一份资料来源。很少(假如有的话)学者建议马太是引述路加的记载的,尽管有人认为,相信马太参照路加的记载,比相信路加参照马太的记载更为容易。「路加参照马太的记载」这假设,则至今仍受到广泛的支持。可是,这个假设是特别易受攻击的,因为这个推论等于是说,路加将在马太出现的 'Q' 经文原先排列得整齐的次序相对地弄乱了,而持这看法的人却没有提出任何可能合理的原因,去说明路加为甚么要这样做。

  'Q' 乃是马太和路加参照同一个资料来源而写下来的这个假设,所引起的问题,比其他任何一个假设会带来的困难来得少。

  我们尝试重整这份假设存在的共通资料时,必须小心不要以为我们可以构建一份完整的文献。然而,我们能够做到的重整功夫的结果显示,这份资料与旧约先知书的格局十分相似。先知书一般记载先知的蒙召,以及在一个记事的架构中,将先知的预言记录下来,却不提先知的死。而 'Q' 的资料,似乎也是照这个模式汇集而成的。'Q' 起初讲述的,是耶稣被约翰施洗及在旷野受试探。这一段记载,成为了耶稣事工的序幕。之后就是他的几番言论,插在篇辐很短的记事架构里头,可是却一点也没有提到耶稣的受难。教训的内容主要分成四组,可称之为

  (i) 耶稣与施洗约翰;

  (ii) 耶稣与祂的门徒;

  (iii) 耶稣与敌对祂的人;

  (iv) 耶稣与未来。

  由于我们重组的 'Q' 资料的唯一途径,是靠赖马太和路加所共有,而马可所没有的,我们就很难知道马可是否也有参照 'Q' 的资料。有可能 'Q' 是比马可较早成形的。以安提阿教会作基地的、向外邦人宣教的事工,很可能用过 'Q' 作为问答式的教义材料。马太和路加只有的 'Q' 的资料,有时在所用的字句方面,几乎完全一样;有时却有所差异。偶尔有人认为,个中的原因在于 'Q' 源自两股不同的传统。不过,更可能的解释是,'Q' 是从亚兰文翻译成希腊文的,而马太和路加在引述 'Q' 的时候,有时用同一个译本,有时则用不同的译本。关于这点,引述帕皮亚(Papias)的话(根据 Eus., EH 3.39的记载),是很适切的。他说,「马太将〔耶稣的〕『圣言』(logia)用希伯来语(亚兰语)编纂成书,而每个人就尽所能的去翻译这些话。」用 Logia (圣言)这名称来指上述我们尝试辨认的、'Q' 背后的汇篇,是特别适当的。

  马太和路加还采用了哪些资料来源,这个问题比重组 'Q' 的资料更难确定。马太似乎还有将另一份与 'Q' 相似的耶稣言论集的内容收集在福音书里头,而这份资料是在犹大而不是在安提阿保存下来的。这言论集,通常称为 'M',以方便记〔译注:马太福音的英文(Matthew),第一个字母是 'M'〕。路加则收录了一批相当独特的资料(主要记在第九至十八章内)。这批可能源自该撒利亚的资料,一般称为L。到底这些被福音书作者所采用的「资料」,之前是否成文的记录,值得怀疑的。有人认为路加写福音书,是根据他在该撒利亚和其他地方所得到的资料,将 'Q' 的资料作进一步的阐述,如此写成了路加福音的初稿的。这初稿有时被称为「雏形路加福音」。稍后,他再加入马可的资料的几段记载。有关「雏形路加福音」这假设的评价,见:格瑟里(D. Guthrie),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3, 1970,页175-83。一般可以同意的见解是,马太将不同的资料揉合在一起,而路加则将他的资料并列成书。关于马太和路加开头所记的、耶稣出生的记载,不在符类福音的批判范围之内。论到这些出生的记载,我们不应排除它们多少曾借助于一些闪族语〔译注:在此指亚兰文〕文献的可能性。可是,我们必须强调,福音书的来源批评学虽然十分吸引人和富启发性,福音书本身的研究,比这些假定存在的原始资料的研究,是重要得多的。研究福音书的作者可能会参照些甚么资料是好的,却不如了解他们如何使用这些素材。近年来,学者越来越认识到福音书的编修批判(redaction criticism)与传统批判研究一样重要。传统批判学,追溯传统如何成形以及最终由福音书的作者采用的历史。编修批判学则集中研究个别的福音书作者的贡献,看看他们如何处理及表达这些传统的资料。每卷符类福音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并非缺乏创作性,把资料随便剪贴而成的文集。每卷福音书都有本身对耶稣及祂事工的观点,每卷书对我们认识新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耶稣的全貌,都有它特别的贡献。

b. 第四卷福音书

  约翰福音代表着一份优良原始的传统记录,在符类福音的传递过程以外被保存,而且不单存于那位为主所爱的门徒的记忆中,也为一个活生生的基督徒团体所保存。他们所处身的环境,很可能就是较晚时《所罗门颂歌》(Odes of Solomon)源出的背景。约翰福音与昆兰经卷的背景,有很多相同之处,而约翰福音在结构上与巴勒斯坦会堂的圣经选文集有紧密关连,以致近来我们深深明白到,约翰的传统植根于巴勒斯坦的犹太背景,尽管在主后一世纪末叶,这卷福音书成形为一本文学作品时,为了针对较为广大的一群希腊听众,而有所修订。从约翰福音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辨别出使徒宣讲的一套固定的大纲,「与在马可所辨别出来的一样清楚」(C. H. Dodd, The Apostolic Preaching and its Developments, 1950,页69)。(*约翰福音

 四重的福音书

  第四卷福音书出版后不久,四卷正典的福音书开始以一套书集的方式流传,而且从此一直是这样留存下来。我们不晓得到底谁先将四卷福音书编成一集,也不能确定四卷福音书的文集是在甚么地方首先为人所知,有人认为是以弗所;有人则认为是罗马。大公教会及诺斯底派的作家同样熟知这四卷福音书,而且也承认它们的权威。最近,从*基诺波斯基安的诺斯底著作中,发现了华伦提奴派(Valentinian)人士著作的《真理的福音》(Gospel of Truth,约主后140-150)。本书并不是要对四卷正典福音书作出补充或取代它的地位,而是假定了四卷福音书的权威。《真理的福音》其实是一系列的默想,默想隐藏在四卷福音书(以及其他新约书卷)中的「真福音」。马吉安(Marcion)是个例外。他否定马太、马可和约翰福音,又公然宣告只有路加福音(他自己编辑过的)是唯一可靠的福音(euangelion)。反对马吉安的文稿(如:反马吉安的福音书的前言,及后来的《穆拉多利正典》 [Muratorian Canon]),并没有将四重的福音书视为新著作那样来介绍,却只是在回应马吉安的批评时,重新肯定四卷福音书的权威。

  在主后95年后的半个世纪,赞恩(Theodor Zahn)在今日尚存的基督教文献中,只发现四处地方是明显引用了四卷正典福音书以外的福音书的。据游斯丁说,在教会中,「使徒的回忆录」与先知的著作一起诵读;这些回忆录,很可能就是四福音,因为在游斯丁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很多四福音的记载的痕迹,而相对来说,引自冒名的著作《彼得福音》(Gospel of Peter)或《多马福音》(Gospel of Thomas)的句语,数量就很少。

  当我们读到游斯丁的门生他提安(Tatian)的《四福音合参》(Diatessaron,编于主后约170)时,情况就比较清楚了。有一段长时间,《四福音合参》在亚述的教会虽不是最具权威的版本,也是深受信徒欢迎的福音书的版本。在幼发拉底河的杜拉欧普斯(Dura-Europos),曾发现希腊文版《四福音合参》的一小片残篇。这残篇于1935年出版。除此之外,我们对《四福音合参》的认识,直至最近为止,都是间接的,是建基于对叙利亚文版的《四福音合参》的翻译本之上(这些翻译本,有些直接译自叙利亚文;有些则是译自叙利亚文的翻译本)。可是,在1957年,在彻斯特比提(A. Chester Beatty)文集的皮抄本中,发现了原文用叙利亚文写成的、以法拉埃(Ephraem)对《四福音合参》的部分注释。这部分注释的篇幅也不短(写于约四世纪中叶)。这份文稿,由利洛尔(L. Leloir)于1963年与拉丁文译本一同编订,为《四福音合参》早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他提安从约一1-5开始编辑,大概编至约廿一25就停止。他的《合参》的资料,乃是根据四福音的。我们会发现,他偶尔会插入正典以外的资料(所加插的资料,大概取自《希伯来福音书》[Gospel according to the Hebrews])。不过,这并不影响以上提到的基本事实──他的《合参》取材自四福音书,正如他提安偶尔也会修改福音书的字眼,反映他禁戒派(Encratite)的观点。(*新约正典

  他提安的著作,证实了四福音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四福音的这份权威,在他氏之后的十年左右,再被爱任纽进一步的证实。对爱任纽来说,福音书的四重性质,是基督教已经接纳了的其中一个事实,正如地球的四方位或天的四种风向一样明显,不需要加以证明(Adv. Haer 3. 11. 8)。与他同时代的亚历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谨慎地将「传留下来给我们的四福音」与其他不属正典的著作分开。这些著作是他偶尔会引述的,如《埃及人的福音》(Gospel according to the Egyptians; Miscellanies 3. 13 )。特土良(Tertullian)甚至没有引用过这些不属正典的著作,限制自己只引用正典的四福音。他尊崇四福音独一无二的权威,因为它们的作者,不是使徒就是曾经与使徒有过密切关系的人。(就像其他西方的作者一样,他安排四卷福音书的次序是这样的:马太和约翰福音这两卷「使徒的」福音在前;路加和马可福音在后。)俄利根(Origen,约主后230)总结了长久以来大公教会对四福音的态度,形容「四福音〔译注:指在所有福音书中〕是普天下的神的教会唯独没有提出过质疑的书卷」(Commentary on Matthew in Eus. EH 6. 25. 4)。(像爱任纽一样,俄利根也是以我们所熟悉的次序去排列四福音。)

  从某个角来说四福音是匿名的著作,因为当中没有一卷福音书具有作者的署名。帕皮亚(Papias)的著作,首先提到马太和马可是福音书的作者。帕皮亚是在主后二世纪上半期,在弗吕家(Phrygia)的希拉波立(Hierapolis)作主教的。他根据那位「长老」的权柄,作出以下的声明,「作为彼得的翻译员的『马可』,准确的写下了他〔彼得〕所提过的主的言行,但并没有按次序写下来……」。帕皮亚所指的,肯定就是我们现有的第二卷福音书。他又提到马太所编的「主的话」(logia;以上引述过的,见 II)。不过,这番声明则引起较多的问题。今天学者仍然在争论到底他指的是我们现有的第一卷福音书,还是一套耶稣言论集(正如这条目所建议的),又或者是指一连串有关弥赛亚的预言,或是指其他著作。论到路加和约翰是福音书的作者,最早最清楚的声明,莫过于那些反马吉安的福音书的序言了(其中至少有部分是取材自帕皮亚失存了的著作的),以及爱任纽的著作。爱任纽对他所领受到的看法,作出了以下的总结:「马太在希伯来人中间,以他们的语言写了一部福音书;那时彼得和保罗正在罗马传福音及建立教会。在他们离去以后,彼得的门徒及翻译员马可,也同样的将彼得传道的内容写下来传留给我们。保罗的同伴路加,将保罗所宣讲的福音写成一本书。然后,主的门徒约翰,就是曾经靠着耶稣胸膛的那位门徒,在亚西亚省的以弗所停留的期间,出版了他所写的福音书。」(Adv. Haer, 3. 1.1.

  尽管我们不完全同意爱任纽所说的话,我们仍然衷心赞成正典的四本福音书,乃是使徒的见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将神在基督里的救赎的启示,表达出来(见:论到四福音书的文章)。

  书目:K. Aland 及其他人,Studia Evangelica, 1959; C. H. Dodd, The Apostolic Preaching and its Developments, 1936;同作者,History and the Gospel, 1938; W. R. Farmer, The Synoptic Problem, 1976; T. W. Manson, The Sayings of Jesus, 1949;同作者,Studies in the Gospels and Epistles, 1961; D. E. Nineham 编,Studies in the Gospels, 1955; B. Orchard and T. R. W. Longstaff 编,J. J. Griesbach: Synoptic and Text-critical Studies, 1978; N. Perrin, Rediscovering the Teaching of Jesus, 1967; J. Rohde, Rediscovering the Teaching of the Evangelists, 1968; J. H. Ropes, The Synoptic Gospels, 1934; W. Sanday, The Gospels in the Second Century, 1876; B. de Solages, A Greek Synopsis of the Gospels, 1959; V. H. Stanton, The Gospels as Historical Documents, 3 vols., 1903-20; B. H. Streeter, The Four Gospels, 1924; V. Taylor, The Gospels9, 1960;同作者,The Formation of the Gospel Tradition, 1933

F.F.F.

圣经辞条:福音(GOSPEL)

福音(GOSPEL(腊:euangelion,「好消息」)

   在古典文学中,这字是指传好消息所得的报酬。这字也可以指信息本身,起初本来是指有关胜利的宣告的,但后来也用来指带来喜乐的信息。这字在新约圣经出现 了超过七十五次,显示这字有独特的基督教涵义。福音所指的好消息,就是神藉耶稣基督实现了祂对以色列的应许,并且祂已为人人开辟了一条得救之途。福音不是 要与旧约对立,好像神改变了祂对待人的方法,却是旧约应许的应验(太十一2-5)。耶稣自己从以赛亚的预言中,看到祂个人事工的写照(路四16-21)。

  马可在一14AV 跟随拜占廷系经文,在此加上「属神国度」几个字),将「神的福音」解释为「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信的必然得救,拒绝的必被定罪(可十六15-16)。基督教最初的先驱所宣扬的,也是一样的福音,但现今因着耶稣基督受死及复活,这基本的讯息就更清楚。尽管福音是随着耶稣而来的(所谓基督的事件,就是指福音),但神应许赐福给亚伯拉罕的时候也预期了福音的来到(加三8),而福音也是圣经中先知应许了的(罗一2)。

  福音不但带着能力而来(帖前一5),而且福音本身就是神的能力(罗一16)。福音显明神的公义,为所有相信的人预备救恩(罗一16-17)。保罗视福音为一个神圣托付(提前一11)。因此他是在神的催迫之下宣扬福音的(林前九16),并且他要求信徒为他代祷,以致即使他要面对人的反对(帖前二2)及痛苦(提后一8),他也有勇气将福音传讲(弗六19)。福音是「真理的道」(弗一13),但对那些不信的人(林后四3-4),就是那些要求超自然证据或理性根据的人,福音是隐藏的(林前一21-23)。福音的神学上的果效,是透过启示全然的临到保罗的(加一11-12);同样的,我们也要透过信心的回应,才能得着满有拯救能力的福音(来四2)。

  将新约圣经的头四卷书称为「福音书」(复数),是圣经时代之后(主后二世纪)的事。

  书目:U. Becker, NIDNTT 2,页107-15; C. H. Dodd, The Apostolic Preaching and its Developments, 1936; R. H. Mounce,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New Testament Preaching, 1960; G. Friedrich in TDNT 2,页705-35

R.H.M.

洪奕蕾:認識聖經輔導

認識聖經輔導


/洪奕蕾

人 生總是充滿了挑戰、難題及迷惘。特別是在這個時代,人心理的問題就像被放在顯微鏡 下,經常受到關注。無論是自己親身經歷或是看見周遭人的困難,我們經常需要別人的指引。有些人為了單身或選擇配偶的問題而煩惱,有些人為了就業而擔心,有 些人為了婚姻、家庭裏的瑣事而需要接受輔導。此外,憂慮、脾氣失控、嗜酒等也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因此,心理輔導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也正因為如此, 不同學派的心理輔導爭相湧現。但這些理論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而非本質:人的罪性與缺乏了神的榮耀。這也是聖經輔導所不同的地方。

本文將簡短地解釋,什麼是聖經輔導,聖經輔導的重點及怎樣運用聖經輔導;讓我們看到人罪性所帶來的問題及神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什麼是聖經輔導?

聖 經輔導就是幫助人從聖經裏找到答案去應付生活中萬變的問題,活出以聖經為生活最高準則的基督徒樣式。聖經不單是給我們屬靈生活或道德觀的指引,它也能解決 我們心理上的難題。聖經輔導不只是停留在幫助人看到問題的本身,它也讓人看到因為人罪性所帶來的絶望,同時透過神的話語,讓人看到在神裏才能找到的盼望。 所以聖經輔導可以說是門徒訓練的一種類型,它讓人認識神,看見並透過神的恩典與罪爭戰,走向成聖。

人通常在遇見難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問神 為什麼這事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埋怨神不公平的對待, 再不然,就是把所有的責任推卸在別人身上。我們通常只看到問題的表面而忽略了更基本的問題。有一 對在教會裏服待多年的夫妻,他們在婚姻生活裏有很多的磨擦。丈夫因為受不了妻子的吵鬧,所以他把大部份的時間放在他的事業上或教會事奉上;妻子因為丈夫的 冷落變得更加敏感、更加愛挑剔。這對夫妻雖然口裏承認並心裏相信神的主權及祂的救贖,可是在他們的婚姻生活裏卻完全看不到神的同在與祂的恩典。這就是聖經 輔導要幫助人看見的,他們所處的窘境。

聖經輔導幫助人看見神的榮耀與基督的恩典,幫助人將神的應許、命令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以弗所書 4:15說,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于元首基督,聖經輔導就是用愛心說誠實話,把人帶到基督面前,讓我們在成聖的過程中不斷長進。對於沒有信 主的人,聖經輔導讓他看到自己的罪及沒有神的絕望景況,從而讓人建立與神的親密關係。

有 一個媽媽帶著她最小的四個孩子來到戒毒中心尋求幫 助,她說,她不要再過以前荒謬的生活,因著她的忽略,她三個大兒子都學壞了,其中有二個經常入獄。她不想她其餘的小孩長大之後恨她。她知道毒品給她帶來的 種種問題,可是當問她為什麼要在二十年前開始吸毒時,她卻把責任推卸在他人身上,對她周遭的人充滿了苦毒。她說她從小就在外婆家長大,與母親缺乏親密的關 系。雖然在讀初中時回到母親的身邊,可是母親卻愛她的弟兄姐妹而忽略了她。她說因為這些種種的原因,她就開始自我毀滅。雖然她曾想離開使用毒品的生活,可 是當她面對生活種種的壓力時,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毒品去逃避現實。她到現在也沒有把握能成功戒毒。這位媽媽生活在絶望之中,雖然她知道要怎樣做,可是她沒有 把握將來的家庭生活會變得美滿幸福,也沒有把握她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長。這位媽媽同時活在絶望和她的罪惡感中——但她把這些問題的源頭歸咎於他人,沒有看到 自己的罪。

可 是當她以神為中心重新審視這一切時,她看到很多事情都是由她而起:以前她一直認為母親不愛她,可是現在她看到是因為她已經學壞 了,所以媽媽對她比其它弟妹更嚴厲,現在回想,她看到了媽媽的關懷與愛;因為她的毒癮,她的婚姻並不美滿;因為她的行為,沒有人願意與她親近。她終於看清 了自己的罪。

聖 經輔導如果只停留在幫助人看到自己的罪的話,這只會讓人更加絶望。詩篇一百零三篇讓這位媽媽看到神的恩典及榮耀。聖經幫助她 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神為中心。透過神的話語,她看到神從來沒有離棄她。縱然她並不相信神,可是神卻一直的保守她及她孩子們的安全。她看到神的恩典大大 的在她身上彰顯,神不斷地把她召回到祂自己的身旁,甚至當她還在罪惡之中徘徊時,神就為了她把自己的愛子釘在十子架上,為她的罪而死。因為耶穌基督的死並 復活,她也得到了釋放。雖然她不清楚將來所要面對的事情,可是她卻相信神的帶領,及活在祂主權下的自由。她的談話中不再是埋怨與絶望,而是充滿了喜樂及平 安。這就是聖經輔導所能帶給人真正的改變及盼望。

聖經輔導的內容

聖經啟示了一切我們需要知道的事情:聖經就如一本故事書,描 述著主角耶穌基督的救恩及人類的救贖歷史。神透過不同的記載顯示給我們生活一切需知的事情。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 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彼得後書1:3) 聖經沒有談到所有的問題,但它告訴我們做事的原則。聖經沒有說怎樣處理夫妻之間金錢上的爭執,但告訴 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要榮耀神,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金錢及夫妻相處的總原則:以基督為首的婚姻。聖經沒有告訴我們怎樣面對憂鬱、焦慮等心理病,該吃什麼藥, 但告訴我們,人心理會焦慮是因為沒有完全相信神的帶領,要用自己的方法去處理事情。聖經且告訴我們,當我們真正轉向神時,就能得著釋放,心裏充滿喜樂。

聖 經輔導看重的是人的內心:毎個人面對的問題不同,相同的狀況,原因也可以大不相同。一個人經常發脾氣,可能是對某些事情的畏懼,也可能是因為不喜歡別人的 控制,或者得不到他所想要的東西。不少心理學派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談及脾氣失控的原因,所提供的解決方法無非是行為上的改變。他們給人一些消怒的方法,教 導人只有自己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怒氣,以此讓我們覺得我們可以征服一切。這些建議聽起來十分不錯,很多人或許也覺得十分有效,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他們沒 有看到是什麼導致沉淪與邪惡。聖經輔導也幫助人看到行為上的不當,但更看重內心。聖經告訴我們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裏發出(箴4:23),我們的行為都 是由心發出的。耶穌也用樹的比喻談論人的內心,從一個人的好行為裏可以看到他正直的心。同樣,從壞行為中也可以看到人心之惡(路6:43)。

我 在一個非基督教的輔導機構裏上班(我是唯一的基督徒輔導員)。我有機會觀摩其它輔導員怎樣帶領小組輔導。在一次處理忿怒的輔導小組上,一位病人分享她每次 發怒的原因說:如果不是其他人觸弄她,導致她失控,那麼她也不會說出刻薄的話並做出一些傷人的行為。那 位帶領小組的輔導員引導這位病人看見她自己所要 負的責任,教導她一些控制情緒的方法。這些方法不外是離開那個環境或是做其它事使自己忙碌。那時我心想,這些的確是可以短暫地幫助她,可是她並沒有真正了 解她怒氣的來源,所以無論她怎麼努力地想要控制自己,她的忿怒始終還會再次發作。的確,兩天之後,這位病人因為一些小事又在食堂裏大吵大鬧。雖然之後她表 現得很後悔,可是始終不解決問題。她深信唯有自己才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氣,可是她也深曉自己的短處也看見每次的失敗。

在 她易怒的表面下有一個 脆弱敏感的心。她用她的怒氣遮掩自己的內心。如果把她的怒氣拿走,可以看到她心中的真正的問題:害怕孤單、怕受別人的控制、怕被受到傷害、活在過去的苦楚 裏。因為被父母的拋棄,她學會了把自己的感情收藏起來,這樣她認為就不會再受別人傷害。她心中真正的問題導致她現在的行為。無論多好的解決行為方法只能暫 時壓著她的怒氣,卻沒有辦法消除她心中的害怕。

類 似這個病人所期望的並不一定完全是邪惡或不好的。正如她渴望被別人愛護、享愛天倫之樂及完 全離開苦難,妻子想要的是她丈夫的愛與重視,而丈夫想要妻子的瞭解及尊重,父母則期望孩子能孝順,出人頭地。每個人想要的東西不同,也沒有什麼不好,但如 果我們把這些事情代替了神的話,那我們的內心就被這些所想所求而捆綁,而不再全心事奉神了。雅各書41-4節說,你 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哪里來的呢? 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欲來的麼?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 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這四節經文談論到私欲 讓我們互相爭鬥,明確地指出,日常關係中的混亂都是從我們的內心而來。因為我們的期望做主導時,期望很自然地就會變成了需求;而當別人達不到我的標準時, 心情就會從期望變成失望,通常失望也會演變成一些懲罰。

有 一天,我做完一天繁重的工作,拖著疲乏的腳步回到家,剛把門打開,就聽到兩個孩子 在吵架。一看到我回家,他們就爭相向我告狀。雖然後來我處理了小孩子的問題,可是我那晚的臉色很不好,我忽視家中每一個人,不願意與他們談話,因為我的態 度,那天晚上的氣氛十分差。那天晚上我渴望得到的是休息,所以在到家之後,我期望其它人配合我的需求,讓我有平靜的一晚。當事情不合符我的標準時,我變得 十分失望,於是用不理不睬的方式去懲罰我的家人。神並沒有說要求休息不好,祂甚至叫我們要休息,可是如果我們把休息看得比任何事情(包括神)都還重要時, 我們就會製造出很多不必要的紛爭、吵鬧,而且休息也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偶像。

聖 經輔導讓人看到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贖主:聖經輔導並不是要教 導我們一套系統或一個方法,而是讓我們看到我們的救贖主耶穌基督是又真又活的神。主耶穌告訴我們祂是道路、真理、生命。耶穌面對不同人的需求時反應都不 同,可是祂每一次都把人帶到神面前,讓他們看到神是那位又真又活的神。神在創世以前就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也是為了讓我們與神和好,因著 祂的血得蒙救贖,讓我們的過犯得以赦免。這些都是靠著神的恩典,因為祂是我們的救贖主。

聖 經輔導幫助我們看清我們與神的關係:很多人認為他 們的信仰與生活並沒有直接關聯。有些基督徒星期天去教堂崇拜,而其它時間則與非基督徒沒有兩樣。有些基督徒每天都讀經、禱告,過虔誠的生活,但這些並不代 表他們與別人就有良好的關係,更不代表他們真正認識神和他們自己。神告訴我們,我們與人之間的相處可以反映出我們與神的關係。

就 拿之前所提 到的那對夫妻為例,他們兩人信主十多年,在教會裏也有服侍,可是他們並不真正認識這位又真又活的神。雖然他們深知他們的婚姻是在神裏的盟約,也在眾親友的 見證下結為夫妻,可是他們並不完全瞭解神對婚姻的目的。經過了幾次的婚姻輔導,不難看到這對夫妻對婚姻的期待與神所賜他們婚姻的目的大不相同。神把夫妻放 在婚姻裏,是讓我們能一齊榮耀神,讚美神,並在成聖的過程中互相扶持,彼此成長。神在我們的婚姻裏占著最重要的地位,因為神是我們生命中的主角。可是這位 妻子心中最想要的是有一個丈夫給她隨時依靠:她渴望她的丈夫能夠成為她的庇護所,當她碰見難題時,她期望丈夫能幫她解決一切的問題。無論是修理電器或是幫 她做家務,她渴望丈夫能對她的所想所求瞭如指掌。這位丈夫渴望婚姻能夠成為讓他休息的地方,渴望在忙碌的一天之後,可以坐在家裏好好的享受寧靜。所以當他 回家時,他希望妻子與孩子不要來打擾他,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也期待妻子能夠完全的瞭解他的需要。不難發現,他們所渴望的東西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 點,這與神所定婚姻的目的大不相同。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他們就埋怨對方不理解自己。久而久之,心中的不滿越來越大,衝突也越來越多。在相互埋怨的 同時,他們也埋怨神:他們埋怨神沒有改變他們的伴侶成為自己心目中的上好人選,他們埋怨神沒有看到他們的需要。換句話,他們不再是服侍、榮耀、讚美神,而 是期待神來服侍他們的需要。

聖 經輔導要我們回答以下的關於神的問題:我們的生命是為誰活著?我在神面前的身份是什麼?誰是這位三一真 神?我們需要體會到,無論在任何環境裏,我們都要榮耀神。最重要的是我們在神裏的身份是永不改變的。聖經輔導讓我們看清我們與祂之間的關係,看清我們的生 活是否真如我們所說的一樣:用生命去榮耀神。

聖經輔導的過程

在幫助別人看到他們的問題及怎樣依賴神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看到,神怎樣在我們的生命中做主做王,我們怎樣從自己的偶像中轉向神,重新地把主權交給神。

有 一天早上,我的一位病人在我辦公室大吵大鬧。剛開始的時候,我很耐心地勸導她,嘗試讓她的情緒平伏下來,並向她解釋我所做決定的原因。但她還是怒氣氣衝衝 地走了。五分鐘之後,我的上司來問我為什麼病人不高興。我的回應表面看起來十分平靜,可是內心卻像火燒似的憤怒,久久不能平息。當我向同事訴說這件事情 時,她也站在我這一邊,開始罵我們的上司。十分鐘之後,我心裏覺得舒服了很多。雖然我還有所不滿,可是同事的支持讓我覺得錯不在我,而且我有權力生氣。同 事建議我找上司好好談一談,我想也不想就拒絕了,甚至當天下午看到她時,我心裏還是不是很舒服,也儘量地避開她。

在 回家的路上,我開始回想 這件事情。縱然我心裏舒服多了,卻仍有很多的不平安,我發現在這件事情上我沒有榮耀神,我允許內心的偶像代替了我所相信的這位神。我需要其他人對我的肯 定,所以當上司要我更改我的決定時,我認為這是她對我的專業做出否定。不但如此,我覺得我的面子在病人面前掛不住,我的病人可能會因此挑戰我的權威。此 外,我心中也有驕傲,認為我是完全對的,沒有人可以挑戰我的決定。而我深知,對上司生氣或說重話不能改變任何事情,反而會讓她更看低我的工作態度,所以我 在電話中表現得十分平靜、十分專業。但內心的我卻正相反!我容讓我的怒氣代替了神。再看深一層時,我的怒氣是從我需要別人的肯定而來。我會在同事前訴苦, 也是因為我需要別人對我的行為做出某種程度上的肯定。雖然當時我的確心裏舒服多了,可是這不是從神而來的平安。然後我對這事情的反應就是避開我的上司,繼 續讓怒氣在我心中不斷滋長。

當這些一幕幕地掠過眼前時,好像被人突然間喚醒一般,我看到我心中的偶像就是需要別人的肯定及驕傲,我看到 我在事奉的是我自己,我把自己代替了神。我不只得罪了人,同時也得罪了神。於是,我在神面前請求祂的饒恕,因為我知道罪在哪里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羅 5:20)。 離開了神的恩典,我完全不能做任何事情。所以我不再靠著自己,而是依靠神的恩典。我相信我的罪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而完全洗淨了。神的恩典饒恕 我所犯的過錯,把我從罪中救贖出來,因著主耶穌基督,重新恢復我與神的關係,使我與神的關係和好。罪的重擔就從我的身上轉移到主耶穌基督的身上。因著神的 恩典,我的悔改釋放了我心中的重擔,讓我再次找到從神而來的喜樂。

正 因為如此,我不需要再顧慮別人對我的看法,因為我的身份是神的女兒,在 神的眼中,我是最美好的。我不需要擔心其他人會因這件事而看不起我。第二天上班時,我可以十分坦誠地面對我的病人及我的上司。對著我的病人,我沒有主動要 求她向我道歉,反而再次平靜地解釋我所做出的決定的原因。當她向我道歉時,我接受了她的道歉。同一天,我主動去找我的上司,向她道歉並告訴她我當時的心路 歷程。她聽了我的話之後,也即時向我道歉。從那天起,我們在工作上的關係變得更緊密了。

縱 然事情並不改變,因著我們內心的改變,我們對待事 情的心境及反應可以完全不同。當我們內心只知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我們會變得苦悶不安,並導致諸多人際關係上的煩惱,而這些人際關係上的問題正反映出我 們與神之間的問題。唯一的出路只有主耶穌基督。當我們靠著主的恩典,真正地向神悔改,承認自己的罪時,我們便可以得釋放,且有真正的平安,而我們對事情所 做出的反應也就能討神的喜悅。

總結

你知道神看到你的一舉一動嗎?神不是告訴我們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華眼前。祂也修平人一切的路(箴言5:21)嗎?神不是告訴我們要有清潔的心,不可心懷二意,因為我們都是屬神的人嗎?

你知道神在掌權嗎?神不是告訴我們所有的事情祂都知道,所有的事情都在祂的管理之下嗎?神不是透過聖經不斷地告訴我們神祂在作工,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有祂的美意嗎?

你知道神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裏嗎?神透過祂的話語不斷地向我們說話.讓我們看到祂的榮耀,讓我們看到盼望,讓我們看到在基督裏的應許,因著主耶穌基督的恩典,我們得以自由,不再被罪挾制。

聖 經是一本又真又活的書,因為祂是神的話語,並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聖經不是一本充滿教條的書,它的每一頁都充滿了神的榮耀與祂對子民的愛。聖經的每 一頁都在訴說著神的恩典、祂的大能、祂的屬性。同時聖經也讓我們看到,儘管我們多麼的不配,可是神依然對我們不離不棄。聖經讓我們看到救主耶穌基督及祂的 應許。這就是我們要透過聖經輔導所帶給人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我們常常與罪爭戰。如果沒有停下來看一看、想一想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或所說每一句話的 動機時,我們往往會錯失了一些成聖過程中的精彩片段。如果沒有停下來看一看,很難看清我們到底是為誰而活,我們有否以神為中心的生活著,我們甚至有時也忘 記了,因著神,我們早已戰勝了罪惡。

作者簡介:

洪奕蕾,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聖經輔導碩士,現從事專職輔導工作。

《教會》20073月總第四期( https://www.churchchina.org/


Joel Beeke:今天教会当学习的清教徒传福音的5个功课

今天教会当学习的清教徒传福音的5个功课
(5 Puritan Evangelism Lessons For Todays Churches)

Joel Beeke

(President of Puritan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http://www.oldtruth.com/blog.cfm/id.2.pid.534?CFID=86903&CFTOKEN=73837271


今天人传讲神的话语,常常不能改变听众,因为传讲的方法未能作分辨,未能作应用。这样的讲道被减弱成了一种演说,一种展示,一种对人要求听什么的迎合,或者是一种与圣经根基分离的主观主义……改革宗和清教徒传道人把他们的布道应用在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把全部圣经应用在全人身上。他们宣讲教义,不以此为耻。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极多如何传福音的功课,例如:

1)
宣讲关于神的真理。这看起来很明显,但是我们有没有经常对别人宣讲神威严的存在,祂三一的位格,祂荣耀的属性?我们有没有经常向别人宣讲祂的圣洁、主权、怜悯和慈爱?我们是把我们传福音的工作扎根在一种活泼的符合圣经的一神论上,还是我们是从那看神仿佛是我们隔壁的一位邻居,按照我们的需要和心愿调整祂的属性的当代传福音方法那里得到提示?我们是否经常向别人宣讲神和祂满有威严的属性是怎样在经历中向我们显为真实?

2)
宣讲关于人的真理。你向别人讲论我们败坏的本性,我们迫切需要在耶稣基督里的救恩吗?你有没有讲按本性你并不比他们更好,离开恩典,我们都是罪人,恶迹累累,既有一颗恶心,是道德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律法方面的问题?你向他们讲罪可怕的特征,罪是追溯回到我们在亚当里的可悲堕落,影响我们的每一个方面,如此辖制我们的思想、内心、意志和良心,我们是作罪的奴仆吗?你是把罪描述成对神的道德背叛吗?你是说罪的工价就是死──现在和贯穿永世的死吗?

3)
宣讲关于基督的真理。我们向罪人传那完全的基督,不把祂的益处和祂的位格分隔开,或者传祂是一位救主,却忽略祂身为主的宣告?我们有没有传基督是针对罪这极大灾病的极大医治,反复宣告祂的能力,祂愿意拯救,祂作为失丧罪人唯一救赎主的宝贵?你用你的信心和悔改彰显在基督里的得救之道吗?保罗说:“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20:20-21)。当神给你这样的机会,你也同样向你的朋友和邻舍传福 吗?你向他们解释,对一位重生的罪人来说,什么是相信和悔改吗?

4)
宣讲关于成圣的真理。你对别人宣讲一位基督徒应当如何必须带着感恩、服事、顺服、爱和舍己,行走在王圣洁的大道中吗?你有没有告诉他一定要学会默想、敬畏 神、如小孩子一般祷告的艺术?他应该如何一定要靠着神的恩典前进,使他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有没有对身边的人进行门徒训练,让他们看到他们需要有 习惯性,有体验的信心、悔改和敬虔?

5) 宣讲关于存在永远的后果的真理。不要惧怕讲论藐视耶稣基督的血带来的后果。不要退缩,不去讲述定罪和地狱。正如一位清教徒所写的那样:“我们一定要带着神真理的棍棒前行,击打罪人在背后躲藏的每一处草丛,直到他像那藏起来的亚当,赤身露体站在神的面前。”我们一定要迫切向身边的人讲,因为许多人正走向地狱。我们一定要使用律法和福音,在亚当里的死和在基督里的生直面罪人。让我们用我们能用到的各样武器,把罪人从毁灭的路上转回,好使他们能藉着恩典,经历一种在耶稣基督里与神有生命力,有体验的关系。我们从圣经、靠经验知道,一位全能的基督能祝福我们的努力,挽救一位死了的罪人,使他与他有罪的私欲分离,使他愿意离弃他的恶道,转向神,完全定意把神作为他的目标,他的赞美。5:31 说:“神且用右手将祂高举,叫祂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感谢神让我们经历祂在基督对我们的奇异恩典。

摘自:清教徒的归正灵性生活

海德堡要理問答 主日 3

海德堡要理問答學習指引
The Heidelberg Catechism: A Study Guide
By G. I. Williamson
誠之摘譯

Lord’s Day 3 解說

6:神造人的時候,就是這麼邪惡和悖逆的嗎?
  答:不;神造人原是好的(a),是按照祂自己的形象造的(b),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致人能對創造他的神有正確的認識,並且衷心愛祂,與祂一同住在永遠的福樂裏,將讚美、榮耀歸給祂(c)

  (a) 創世記131
  (b) 創世記12627
  (c) 以弗所書424,歌羅西書310,哥林多後書318

(a) Gen 1:31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b) Gen 1:26-27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c) Eph 4:24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Col 3:10 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2Co 3:18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反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7:那麼,這種墮落的人性是怎麼來的呢?
  答:是從我們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在樂園中墮落與悖逆而來(a),因此我們的本性變得敗壞,我們都在罪孽裏生的(b)
  (a) 創世記3,羅馬書5121819
  (b) 詩篇517,創世記53

(a) 創世記第三章。Rom 5:12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Rom 5:18-19 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b) Psa 51:7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Gen 5:3 亞當活到一百三十歲,生了一個兒子,形像樣式和自己相似,就給他起名叫塞特。

8:我們都已經敗壞到「一心向惡,無法向善」的地步了嗎?
  答:是的(a);我們確實無法靠自己行善,除非我們被神的靈重生(b)

  (a) 創世記82165,約伯記14415141635,約翰福音36,以賽亞書536
  (b) 約翰福音335,哥林多前書123,哥林多後書35

(a) Gen 8:21 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心裏說:「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裏懷著惡念),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 Gen 6:5 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 Job 14:4 誰能使潔淨之物出於污穢之中呢?無論誰也不能! Job 15:14 人是什麽,竟算為潔淨呢?婦人所生的是什麽,竟算為義呢? Job 15:16 何況那污穢可憎、喝罪孽如水的世人呢! Job 15:35 他們所懷的是毒害,所生的是罪孽;心裏所預備的是詭詐。Joh 3:6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Isa 53:6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
  (b) Joh 3:3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Joh 3:5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1Co 12:3 所以我告訴你們,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說「耶穌是可咒詛」的;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能說「耶穌是主」的。2Co 3:5 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麽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

對基督徒來說,歷史事件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的一個事件是人類的創造。上帝造了宇宙和其他的生物後,創造了人(創世記第一章)。之後,有一段時間──我們沒有被告知有多長──亞當和夏娃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並沒有犯罪。在那段時間,人的本質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人的本質被造的時候是好的。我們很難想像那時在地球上到底是什麼樣子,因為現在我們有這麼多的邪惡。但是我們知道這的確發生過,因為上帝在祂的話中告訴了我們。亞當和夏娃被造之後(《創》127),聖經說,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

那麼,今天發生的事情為什麼會和當時有這麼大的不同?所羅門回答得很妙: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傳》729)這都源於聖經中記載的另外一個事件,就是夏娃和亞當所遇見的試探,他們臣服於撒但之下。這個事件記錄在《創世記》第三章,這也是確實發生過的事情。換句話說,這故事不像今天有些人所說的,只是一個神話故事或象徵。是的,甚至有些神學家會說,亞當Adam)這個字不是指一個確定、特定的,曾在人類早期歷史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他們說,亞當的故事只是所有人的故事。當你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只要對自己說,是的,這描述了我自己作為人的經驗。那位真正唯一的亞當,他們說,只是所有人共同的經驗。

這裏面的確有一些真理的成份。我們都像亞當一樣── 有的人都像。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像亞當呢?一個神話故事或象徵能幫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嗎?不,當然不能!但是如果我們相信聖經的記錄是真的,我們就有了一個確 實的答案。如果亞當和夏娃在一開始真的是完美的,然後不順服神(如同《創世記》第三章所說,他們真的這樣做了),而如果我們是他們的後代,要明白為什麼我 們會像他們,也彼此相像,就不是太困難的事了。正如一棵蘋果樹可以結出許多蘋果──而且所結出的每一粒蘋果都是香甜的──如果這棵樹是棵香甜的果樹的話──人類也是如此,是因為亞當和夏娃所犯的第一個罪。我們與第一對人類父母的關係,使我們分享了他們墮落的本質。

因此,這個歷史性的亞當和夏娃墮落的結果,使我們的本質因此被描述為中毒了poisoned)和一懷胎就墮落了corrupted from conception)。從改革宗神學的角度說,這個教義通常被稱為完全墮落(total depravity)。要瞭解這個概念,我們必須清楚地抓住兩件事情。首先,墮落depravity)這個字,是指人類的天性已經損壞了。如果你把現在的人和起初被造的人放在一起,會如同把一隻爛蘋果和一只好蘋果放在一起一樣。

其次,全然total)這個字的意思,是指墮落的範圍(extent)。不過,在這裏我們要小心,因為我們不是說人類的墮落(ruin of man)到一個完全的地步,使他的人性完全喪失──不再能提醒我們,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的。不,正如整個古代的雅典城現在已成廢墟,但是在這些廢墟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壯觀的遺跡,可以讓我們想像當初這個城市是多麼地美麗和輝煌。全然total)這個字只是說在現在人類天性的每一部份──在亞當裏墮落的──沒有不受到墮落的影響的。整個人──身體和靈魂,心思(mind)、情感(heart)和意志(will──都有著致命性的損毀。這就是為什麼聖經說人是完全沒有盼望的,除非上帝使他成為一個新造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當說到要救治我們墮落的情況,聖經須要用這麼強烈的字眼。耶穌說,你們必須重生(《約》37)。當保羅說上帝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弗》25-6)時,他心中所想到的也是如此。約翰在聖經的最後一封書信中,將重生稱為第一次的復活(《啟》205;參照《約》525)。聖經使用這麼強烈的字眼是因為它要我們很清楚一件事:在墮落的人類自己當中,按照他們的本性,不可能帶來任何所需的改變。如果一個人想要得救,只能仰賴上帝的全能與我們不配得的憐憫,不多也不少。關於這點,我們在繼續學習《海德堡要理問答》中會學到更多。

研習題:

1. 人類的性格從來都是粗暴的嗎?

2. 是什麼導致了這個人類天性的變化?

3. 為什麼亞當和夏娃的後代也墮落了?

4. 人先前的良善還有任何的遺留嗎?

5. 為什麼人需要被重生?或者用其他的字眼說,需要從死裏復活

討論題:

1. 如果人類是從進化來的,聖經所記載的亞當和夏娃第一次犯罪的故事說得通嗎?

2. 小小孩是否也是有罪性的?在母腹裏面的嬰孩呢?

3. 在神學中,我們說到人是完全墮落的。人是否真的壞到他們可能最壞的程度,還是事情有可能會變得更糟?他們會壞到什麼程度呢?

4. 在紐約聯合國大廈的入口,有一個碑文這樣寫道:他必在多國的民中施行審判,為遠方強盛的國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這句話引自彌迦書43。在我們學過這課後,你認為這個目標可以達到嗎?為什麼會,為什麼不會?

January 18, 2008

研經日課:路加福音 Study 15 Luke 6:12-36

路加福音Study 15
Luke 612-36
研讀問題:基督徒社区门户
1. vv.20-26。比較耶穌關於什麼是有福的生命的定義,和世界對於快樂的定義。基督徒在那些情況下為何會喜樂?是什麼導致這樣的差異?基督徒社区门户
2. vv.27-36,描繪了什麼是無私的愛。我們愛的來源為何?典範在哪里?請在你的處境中找一個實際的例子,應用這些原則。
3. vv. 12-19。注意日益加強的張力。他採取了哪兩個特殊的行動?

January 17, 2008

研經日課:路加福音 Study 14 Luke 5:27-6:11

路加福音Study 14 基督徒社区门户J1c
_Po


V
I%K0?n9U

Luke 527-611
[1]|[1]?*]‑|m[1]@U8020
W'V~:x(n.Jp&M8020
研讀問題:基督徒社区门户+t+G‑m*_0@/p:{
?

1. 這些經節記載了四次與文士、法利賽人的衝突。他們對耶穌的反對建立在什麼基礎上?耶穌的行動是根據什麼真理與原則?
a8g&P*op\8020
2. 536-39。舊有的宗教遇到耶穌帶來的新生命會發生什麼事?這段經文如何說明這些事實?cf. 撒上1522;來108-9基督徒社区门户?3ob0oV
Note.
'lr+h9r$I"~!N8020
61. 這在其他日子是允許的。但文士視之為工作,所以在安息日是被禁止的。

誠之注:有一位學者發現一個重複的模式 (cf. 415-30517-2661-111114-541310-17201-8) (1) 耶穌和祂的門徒行了一個革命性的舉動, (2) 法利賽人向他們抗議,有時只是感到驚奇,然後 (3) 耶穌做出宣告,他們因此無話可說

January 16, 2008

研經日課:路加福音 Study 13 Luke 5:12-26

路加福音Study 13
Luke 512-26*` Y
J\
c7qt I'n8020

研讀問題:
1. 比較麻瘋病人和癱子的信心。前者不確定的是什麼事?後者如何展現他們的信心?我們如何從這些神跡中學到什麼有關禱告的事?基督徒社区门户
2. vv.21-24
。耶穌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回答暗示了什麼宣稱?

January 15, 2008

研經日課:路加福音 Study 12 Luke 5:1-11

路加福音Study 12
Luke 5
1-11
q9e SLE8020
基督徒社区门户研讀問題:
1. 想像你自己是西門,追蹤故事裏他對耶穌的態度。他給我們什麼樣的榜樣?
2. 耶穌需要與祂同工的人。祂到那裏、如何找他們呢?西門和他的同伴有什麼特殊之處,讓他們成為門徒?他們的那些條件使他們可以為主所用?
Note
平行經文:太419-22;可116-20。高潮都結束於“得人” 和門徒的順服(撇下所有,跟隨基督)
福音書關心的是事件的重要性(神學意義),而不是歷史意義。因此,沒有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來描述,所以,每本書關於同一個事件發生的次序不同。路加首先肯定了耶穌的傳道(416-3043-44),然後開始確認祂自己在聖約之中全權的主的地位。然後是彼得(門徒的代表),與他所要拯救的社會中的被遺棄者和罪人(532),例如生麻瘋病的人(512-15),利未(527-32)。
魚對漁夫來說,代表了財富。但是彼得的反應,是他遇見了造魚的造物主。在祂前面,我們應該如何俯伏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