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Study 46
Acts 23:11-35
1. 試思考一下保羅多麼需要鼓勵,因為(a)他在身體方面所遭受的辛勞, (b)以色列人的不信使他內心感受到的痛苦, (c)他的見證似乎落了空,和(d)他次日就會遭遇的危險。那異象和主所說的話,會怎樣滿足這一切的需要呢?你在這樣的時候,曾從聖經上所說的什麼話得到了幫助呢?你記得那些話嗎?
2. 神用不同的方法施行拯救。這一次祂怎樣施行拯救呢?保羅必定因他的外甥所作的而大得鼓勵。你能作出什麼慈善的行動,使某些在窘迫、孤寂或焦急中的人轉憂為喜嗎?
August 2, 2008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 Study 46 Acts 23:11-35
海德堡要理問答 主日 30 (續)
海德堡要理問答學習指引
The Heidelberg Catechism: A Study Guide
By G. I. Williamson
誠之摘譯
Lord’s Day 30解說—Continued
問81: 誰可來到主的桌前?
Question 81. For whom is the Lord's supper instituted?
答:就是那些厭惡自己的罪惡,卻相信得蒙赦免,以及後來的軟弱也可以由基督的受苦,受死得蒙掩蓋的人;他們會渴望逐漸加強信心,改進生活。但不悔改和假冒為善的人,乃是吃喝自己的罪(a)。
Answer. For those who are truly sorrowful for their sins, and yet that these are forgiven them for the sake of Christ; and that their remaining infirmities are covered by his passion and death; and who also earnestly desire to have their faith more and more strengthened, and their lives more holy; but hypocrites, and such as turn not to God with sincere hearts, eat and drink judgment to themselves.
(a) 哥林多前書11:28,10:19-22
(a)
問82:凡言行顯明不信神的人,也被准許領受聖餐嗎?
Question 82. Are they also to be admitted to this supper, who, by confession and life, declare themselves unbelieving and ungodly?
答:不;因為如此行乃是褻瀆神的約,激起他的忿怒降在全會眾身上(a);所以,照著基督和使徒的吩咐,基督教會必須使用掌管天國鑰匙的權炳,摒除這等人,直至他們改正自己的生活。
Answer. No; for by this, the covenant of God would be profaned, and his wrath kindled against the whole congregation; therefore it is the dut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according to the appointment of Christ and his apostles, to exclude such persons, by the keys of the kingdom of heaven, till they show amendment of life.
(a) 哥林多前書11:20,34,以賽亞書1:11,66:3,耶利米書7:21,詩篇50:16
(a)
Isa 1:11 耶和華說:你們所獻的許多祭物與我何益呢?公綿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經夠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悅。
Isa 66:3 假冒為善的宰牛,好像殺人,獻羊羔,好像打折狗項,獻供物,好像獻豬血,燒乳香,好像稱頌偶像。這等人揀選自己的道路,心裏喜悅行可憎惡的事。
Jer 7:21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將燔祭加在平安祭上,吃肉吧!
Psa 50:16 但神對惡人說:你怎敢傳說我的律例,口中提到我的約呢?
這一段海德堡要理問答很顯然與流行在大多數新教教會的觀點不同,包括比較保守的教會。“開放式聖餐”(open communion)是廣被接受的方式。今天在大部分新教教會中,當主的聖餐被施行時,只給予口頭警告,說真正的信徒才能來到主的桌前,然後完全任由個人 判斷他或她是否是個真心的信徒,因此可以合法地參與聖餐。因此,參與一個忠於要理問答教導的教會的聖餐儀式,該會是多麼令人震驚啊。在這樣的教會中,不是 由個人自己決定這個問題。不,在這樣的教會中,長老不會容許任何人,在事先沒有被證明是已經受洗的基督徒,且一貫地實踐基督徒生活的情況下,來到主的桌 前。這通常被稱為“有限制的聖餐”(restricted communion)。
如同問答81清楚說明的,這不是說個人自我省察的重要性就被貶低了,完全不是。牧師仍然有責任警告所有認信屬於基督的人要省察他們自己(林前11:28; 林後13:5)。這是因為教會中有假冒為善的人,也就是說,自稱屬於基督,實際上沒有與祂聯合的人。這是個悲劇,但這是真的。而這是主的旨意,要我們知道 這個事實,也要我們處理這件事。當祂被賣的那一夜,我們的主已經知道誰會背叛祂。約翰說耶穌從頭就知道這件事(約6:64)。但是他當晚對門徒所說的只是 其中一個人會背叛祂。當然,祂本來可以告訴他們,那個人是誰。如果祂這樣做了,其他的人就不會那麼擔心了。不過,當耶穌只是告訴他們其中的一個人會背叛 祂,每個人的都開始立即思考他們自己的屬靈狀況。“主啊,是我嗎?”他們每個人都開始問(太26:22)。而這正是耶穌所要的效果。祂希望他們省察自己。 而當我們今天守主的聖餐時,牧師也應該有同樣的計劃。我們要清楚說明,除了那些悔改(厭惡自己的罪惡),以及真的相信(信靠“他們的罪已經因為基督的緣故 而得赦免”)的人,沒有人會被歡迎來到主的桌前。必須給予一個清楚的警告:假冒為善,借著扮演虔誠的角色,但是沒有在基督裏真正信心的人,會招致神的審 判。
然而,正如要理問答在問答82告訴我們的,我們要遵守的還不只如此。不,教會作為一個聖約的團體,還有一個責任。這個責任就是要使用天國鑰匙的權炳──其 中的一個層面是將那些從他們的言談與生活中顯示他們與神的國無份的人,排除在主的桌前。或者,用積極的話說,教會有責任讓那些從他們的言談與生活中顯明他 們是神的子民的人能來到主的桌前。很奇怪的是,這個權柄在聖禮中的洗禮是被大家所普遍承認的。至少,我們的經驗是,甚少有人認為任何人只要喜歡在教會的儀 式中走到前面,就可以憑他自己的責任,接受洗禮。人們會期望教會至少有一些規定,請求洗禮的人要符合一些必要條件。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同一批期望教會施 行其它聖禮(主的聖餐)的人,卻不堅持要有任何的必要條件,教會可以判斷他們是否有權可以參加聖餐。
如果教會堅持限制來到主的桌前有所限制,有時人們會覺得被冒犯(在他們不喜歡這樣的層面上)。但是教會必須在這點上站穩立場,不只是為了忠於基督的緣故──這是主的聖餐的意義──也是為了那些被(暫時)排除在外的人著想。
在我早年的事工中,我完全依賴口頭的教導以及個人的自我省察,將那些會因為參與聖餐而傷害他們自己的人排除在外。當時有一個年輕人拜訪教會,在聽了警告的 話後,他領了主的聖餐。後來很明顯的(對他來說也越來越明顯),是他對福音的理解非常有限。他就是無法領會這些警告的話的意思。正如他稍後自己說的,“當 時對我來說都很合理,所以我認為我應該領餐。”然而,之後他領悟了,他並不明白基督的獻祭。他當時並沒有悔改,也還沒有相信,因此他不應該來到主的桌前。 但是這個年輕人以一個不配的方式吃餅喝酒的錯要算在誰的頭上呢?是他的錯嗎?還是這是牧師與長老的錯?他們是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的人,讓一個無知的人來 到主的桌前是多麼嚴重的事。答案是很清楚的,我們不應該回避。我們要面對自己的責任,並改變我們施行主的聖餐的方式。從那時起,我們只對那些顯出──由他 們的所言,與他們如何生活──他們是真正的基督徒的人施行聖餐。
當然這不會保證所有假冒為善的人都會被排除在主的聖餐之外。在曾經存在的最純潔的教會中,且在歷史中最完美的牧者牧養下,至少(如同我們已經指出的)有一 個假冒為善者(猶大)。然而我們的主並不容許任何人在沒有作可信的認信下就來到祂的桌前。(猶大知道知道這個真理,並對耶穌宣誓效忠,和其它人一樣。)再 次,沒有一個在外表上沒有活出基督徒樣式的人,能被允許進入第一次聖餐的慶典(即使是猶大──事實上他顯出他很關心窮人)。要理問答的教導是正確的。個人 的自我省察以及教會堅持在進入主的桌之前有一個可靠的認信,兩者都一樣重要。忽略或否認其中之一都會為墮落開路,而忠心地強調兩者,會為我們帶來極大的祝 福。
研習題
1. 什麼是開放式聖餐?
2. 什麼是有限制的聖餐?
3. 哪一個與主要的洗禮儀式是和諧一致的?
4. 有限制的聖餐會減低自我省察的重要性嗎?
5. 開放式聖餐的害處是什麼?
6. 施行有限制的聖餐會可防止所有的假冒為善者來到主的桌前嗎?
討論題
1. 討論此流行的看法,即教會由所有相信基督的人所組成,無論他們是否是一個忠心的教會成員。你是否認為這個觀念是開放式聖餐的原因?
2. 在決定訪客是否可以參加主的聖餐時,該採用什麼標準?
3. 你認為讓一些不同意一些主要教義的人在主的面前領聖餐是合宜的嗎?他們可以假裝他們是合一的,而實際上他們個別的教會在這些教義上卻是分歧的?
August 1, 2008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 Study 45 Acts 22:30-23:10
使徒行傳 Study 45
Acts 22:30-23:10
1. 保羅怎樣為自己的行為和信仰作見證呢?比較24:16,和提後1:3。他總是求使神得榮耀。關於你的行為和信仰,你能作出同樣的見證嗎?
2. 試思考保羅在法庭中的策略:(a)他的義怒(3-5節);和(b)他使法庭中的人分裂(6-10節)。審訊再次放棄了。保羅關心他自己的安全和整個事情的了結,更多於關心真理嗎?
注:
1. 23:1。「行事為人」:直譯是「作為一個公民的行事為人」。保羅的意思是:「諸君和弟兄們,我在神面前都是憑著良心,盡我對以色列國的義務,直到今日。」
2. 23:5。這並不是有大祭司出席之猶太議會的正式會議,而是那個千夫長所召集的一個會議,而且無疑地是由千夫長自己擔任主席。所以保羅並不曉得那個說話的人是千夫長。
July 31, 2008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 Study 44 Acts 22:17-29
使徒行傳 Study 44
Acts 22:17-29
1. 保羅在19,20節辯稱,他確有資格將福音傳給猶太人。何故?然而,神吩咐他往外邦人那裏去(21節)。我們從這件事關於基督徒的工作和神作工的方法,可以學到什麼實用的教訓呢?
2. 關於22-29節,請與16:22,23,37-39各節做一比較。保羅提到他的羅馬國籍,以免受鞭打;然而在腓利比他沒有這樣行。試將兩環境做一比較,並思考保羅採取不同行動之理由。你準備為了神的榮耀而放棄你個人的權利嗎?比較林前9:12。
July 30, 2008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 Study 43 Acts 21:37-22:16
使徒行傳 Study 43
Acts 21:37-22:16
保羅在一群想謀害他的暴民前面,也在得到千夫長的首肯(千夫長起先誤以為他是一個匪首)之下,為自己辯護。
1. 保羅不是用一篇講章,而是用個人的見證。請注意他關於自己的背景,宗教活動,悔改歸正,和蒙召服事主耶穌這幾方面所說的話。你曾體會到在你個人的基督徒見證中擁有何等有力的武器嗎?你會使用這武器嗎?
2. 保羅儘量設法避免觸怒猶太人;請注意他所使用的言語,和他所說關於一個猶太人亜拿尼亞所說的話。這裏有一個人,既完全忠於基督,又關心他的仇敵。你能同樣關心你那些惡待你的人嗎?
July 28, 2008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 Study 42 Acts 21:17-36
使徒行傳 Study 42
Acts 21:17-36
1. 17-26節。保羅到達耶路撒冷。他將神在外邦人中所作的一切,述說給耶路撒冷的領袖們聽。(a) 雅各認為這樣一來會發生什麼問題呢?(20-22節)(b) 建議保羅採取什麼實際的行動呢?(23-26節)(c) 是些什麼原則決定了保羅的行動呢?比較20:24;林前9:20-23;10:32,33。這些原則會怎樣影響你自己對別人的態度呢?
2. 27-36節。保羅在耶路撒冷被捕。試想像那幅生動的情景。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試探索人們對待保羅與對待基督之間的相似處,至少有五點。你想人們對待你會比他們對待基督要好嗎?
注:
23節。「我們這裏有四個人」:這些人是猶太籍的基督徒,他們藉著獻上所規定的祭物,即將完成拿細爾人的願(參民6:13-21)。替貧窮的拿細爾人支付所需的費用,被認為是一種有功的行為。
研經日課:使徒行傳 Study 41 Acts 21:1-16
Acts 21:1-16
1. 保羅繼續其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試在地圖上探索這一次的航程。請特別注意5節動人的情景,和接待門徒的事(4,7,8,16節)。這件事在基督徒家庭對訪客及兒童的影響上,給我們什麼洞見?
2. 我們對聖靈的這些警告該怎樣去瞭解呢?在保羅的友人看來,那些警告似乎是說「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但保羅自己並不這樣去解釋那些警告。是不是可以這樣解釋:聖靈將對遭遇的危險和苦難提出了清楚的警告,保羅的友人從人的情感這一方面,做出一種解釋,而保羅是從更深的另一方面來看呢?比較20:23,24;太16:21-23。在同樣的情況下,你的反應將會怎樣呢?